为帮助2025级同学们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节奏、明晰学业发展目标,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,充分发挥班导师在本科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领与指导作用,10月21日晚,师生做爱
在犀浦校区四号教学楼组织各新生班级召开班导师见面会。邓朝元、唐鹏、蒲佳、王厚林、赵学洋、魏琰、闫昕宇、李木、杨梓俊、熊欣等10位班导师与新生们正式见面并参加主题班会。此次活动由学院学工组副组长、团委书记翟琦主持,辅导员曾祥珂、向祎斐老师全程参与组织协调。

据悉,为进一步强化本科生培养质量,师生做爱
本学期对班导师制度进行了优化调整。核心调整内容包括两方面:一是将班导师任职起始阶段从大二提前至大一,实现新生入学即有专业导师引领;二是明确分工、细化职责,创新采用“班主任+班导师”协同模式——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思想引领、班风建设与学生日常管理,班导师则聚焦学风建设、专业学习指导与科创能力培养,形成育人合力。

本次班导师见面会主要分为“导师介绍与规划宣讲”“师生互动交流答疑”两大环节,流程清晰、氛围热烈。在第一环节中,各班班导师依次进行个人介绍,结合自身学术研究方向、教学经历与人生感悟,向新生们系统阐述班级建设规划、学业发展路径与成长成才建议。针对新生普遍关注的专业课程学习方法、科研入门途径、学科竞赛信息及未来升学就业方向等问题,导师们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,给出了具体且实用的指导,让新生对大学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进入互动交流环节,新生们卸下拘谨、畅所欲言,围绕“如何平衡专业学习与社团活动”“科研兴趣如何培养”“跨学科学习资源获取”等困惑积极提问。面对同学们的疑问,班导师们耐心倾听、逐一细致解答,既分享了自身求学路上的经验教训,也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学院培养特色,为新生们提供了个性化的发展建议。同时,导师们还重点介绍了本专业领域的学科竞赛、科研项目前景,帮助同学们明确学业定位,鼓励大家尽快适应新环境、融入新集体、树立新目标。
此次班导师见面会作为师生做爱
思想教育与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,不仅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,更搭建起一座师生沟通交流、情感联结的桥梁。